----

抗感染之港出品-----

为了考察左氧氟沙星(LVFX)mg在五官科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中耳炎的疗效,医院耳鼻喉领域的君付隆等专家进行了本项研究并发表于年的日本福冈医学杂志。研究结果显示:左氧氟沙星mg可作为治疗或预防中耳炎的理想和首选口服药物。本研究还作为病例报告,对其中几个典型病例进行分享。

本研究以在耳科受诊时经医生判断需要服用LVFXmg来治疗中耳炎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18例患者,根据感染程度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并发肉芽肿性病变3例2)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感染/预防5例3)疑似内耳炎/预防4例4)鼓膜闭合术后感染/预防2名5)胆脂瘤型中耳炎感染(无肉芽肿性病变)3名6)急性化脓性中耳炎1名LVFXmg,每日一次口服,给药时间为3~14天。研究中检测出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MRSA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LVFX的细菌敏感率分别为71%(5/7)、67%(2/3)、83%(5/6)、50%(2/4)和%(2/2)。本研究中LVFX对所有类型中耳炎的临床有效率为83%(15/18)。病例岁女性诊断:双耳粘连性中耳炎,双耳耳蜗瘘现病史:幼时左耳曾做过手术(具体情况不明),之后左耳失聪。右耳从3-4年前开始听力下降,很难辨识高音。年l月因唯一的好耳--右耳发生耳漏,故住院治疗。鼓膜紧张部可见肉芽肿,通过CT检出耳蜗瘘,因判断直接去除肉芽肿很危险,所以连续7天服用了LVFXmg。给药后肉芽肿缩小,耳漏也减少。鼓膜检查结果:LVFX给药前可见鼓膜紧张部有肉芽肿,给药后肉芽肿缩小。CT检查结果:鼓膜疑似发生粘连、耳蜗瘘。听力测试:双耳的高音域骨导阈值均显著升高,疑似耳蜗瘘。细菌检查:MRSA3+本病例中因可见耳蜗瘘,故为预防内耳炎服用了LVFXmg,以避免炎症直接波及到内耳(耳蜗)。给药后,未见因耳漏发生导致的听力下降。病例岁男性诊断:左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现病史:因左耳胆脂瘤于年6月实施了左鼓室成形术(canalwallup,Ⅲ型)。术后鼓膜松弛部逐渐再次凹陷,年6月发生肉芽组织增生、耳漏。连续7天服用了LVFXmg,给药后可见肉芽肿消失,耳漏停止。年9月再次实施了手术。细菌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2+,棒状杆菌2+病例岁女性诊断:右耳慢性中耳炎现病史:可见右耳鼓膜紧张部穿孔,鼓室粘膜肿胀、耳漏。连续7天服用LVFXmg后耳漏停止,于年2月利用胶原海绵实施了漏孔闭合(officeclosure)术,封闭穿孔。细菌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2+,铜绿假单胞菌2+,无乳链球菌2+,棒状杆菌3+病例岁女性诊断:右耳外伤性中耳炎,疑似外淋巴瘘现病史:因掏耳朵时戳到右耳,之后耳痛、发热。但无头晕、恶心症状。鼓膜发红膨隆,发生耳漏。未见凝视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和变位性眼震。因右耳骨导阈值(Hz)升高,故认为可能是外淋巴瘘,为预防内耳炎连续7天服用了LVFXmg。给药后,鼓膜发红逐渐好转,且耳漏停止。右耳骨导为15dB,与其他频率等同。细菌检查:金黄色葡萄球菌2+,嗜麦芽寡养单胞菌1+,棒状杆菌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献详细病例报告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专科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kcmb.com/zzygc/161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