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象PDK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声明称,将24家中国企业列入了制裁的“实体清单”,这24家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中交集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这类中国的建筑类、船舶类和信息工程类的研究所以及公司。 (图源:美国商务部) 美国商务部将这24家企业列入“实体清单”的原因是,这些企业在中国“建设南海”的过程中,帮助中国军方在南海修建了人工岛。 (图源:美国商务部) 同一天,美国国务院也宣布,对多名涉及南海岛礁建设的中国公民实施签证限制,他们将不获允许入境美国,其直系亲属也有可能受到签证限制,但其声明并未明确提及受限制中国公民具体人数。除此之外,美国企业若要向“实体清单”上的中国企业提供美国技术或者是零配件,需要先取得美国商务部颁发的许可证。 对此,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美国、中国的邻国以及国际社会指责中国对南海的主权主张,以及为中国军方修建‘人工岛’。今天被指定的这些实体在‘人工岛’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必须被追究责任。” (图源:twitter) 美国以中国在南海建设人工岛来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这明显就是在故意找茬,南海诸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在自己的国土上开展设施建设,部署必要的国土防御设施完全正常,这是国际法承认的一个主权国家的正常权利,在这一点上,轮不到美国多嘴。 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在建设人工岛,通过围海造陆来修建港口和机场,以此来扩展沿海城市的功能性,提高经济水平,尤其是那些国土面积较少的沿海国家,比如日本和荷兰,这些都是填海造陆的大国。 (图源:GoogleMap) 荷兰由于地势的原因,全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土地低于海平面,由于人口稠密,荷兰自古以来就有围海造陆的传统,目前,荷兰有将近五分之一的国土都是通过填海造陆获得的。 日本也是如此,日本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岛国,填海造陆自然也不可避免,除了机场和港口,日本的神户人工岛就是在20世纪中期通过填海造陆而建设出来的,并在后续建设成为了城市,这座人工岛也享有了“二十一世纪的海上城市”称号。 (图源:GoogleMap) 迪拜就更不用说了,我们在电影中所看到的那些震撼的迪拜棕榈岛、帆船酒店等标识性建住,就全部都是建设在人工岛上的。 国际空间站拍摄的棕榈岛 (图源:维基百科) 这时很多人可能就很奇怪了,迪拜和荷兰作为沿海国家,填海造陆所需要大量材料还能从陆地上获取,可日本作为一个岛国,从哪里搞到这么土石来进行填海造陆呢?其实,这就要说到人类的填海造陆技术了。 填海造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工的手段把一片海域或是水面变成陆地的过程,在古时候人们进行填海造陆的工作,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将陆地上以及山上的泥土和石块填进海中进行填海造陆,可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客观条件的限制,许多情况下将陆地上的大量沙石倾入海中进行填海造陆的代价是很大的。 美国的人工岛“金银岛” (图源:维基百科) 美国的人工岛“爱丽丝岛” (图源:维基百科) 所以,通过高科技的设备来进行人工岛的建设就显得十分重要。对于现在的许多人工岛建设来说,一般都是先通过工程船只将需要建设人工岛的海底进行简单的清理平整,随后将圆筒型的钢桩插到水下,将它们进行连接,再在里边灌注泥沙固定。随后,圆筒围起来的内部海水将被排空,然后灌注并加固底部的岩石,不断加放入泥沙,将其填充成岛屿。 (图源:维基百科) 当然,除了这种方式,还有通过吹沙填海的方式来进行填海造陆的。这种方式是使用挖沙船的泵将其他区域海底的泥沙吸入船内,并将其喷射到或者是通过长距离的管道输送至目的填海区域,通过不断的进行泥沙输送来达到堆沙造地的目的,随后再通过打桩船来进行打桩固定,然后再使用强夯机压实松土,形成结实的海上岛屿。 (图源:YouTube) 知道了填海造陆的过程,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一些岛国是如何获取大量沙石来进行填海造陆的了,这其中的绝大部分材料都是来自于海底的沙石。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人为的方式将海底的沙石从一个地方搬到了另一个地方,并堆成了一堆形成岛屿。 (制图:马克) 所以,中国在自己的国土内建设人工岛有什么问题吗?这又关你美国什么事?美国还不赶紧回头看看自己国内的情况,疫情严重,暴乱持续,管好自己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pkcmb.com/zzyyy/15033.html |